“比如慢病管理,管理得当的患者群体其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不按时检查、不配合管理的。”郁建兴说,现在或许可借鉴健康码的形式,让患者一个月内必须检查,否则过期变红。 “对于谎报、瞒报健康码信息的人员,从后台调动数据,即可高效追踪,就社会治理工具而言,健康码系统也很有效。”郁建兴补充道。 健康码推动社会治理进步的同时,专家也强调要注重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,谨防数据被用于不法途径。 无锡市大数据管理局局长胡逸认为,经过此次疫情,公共利益与个人隐私的平衡会发生新的变化,若要对健康码持续开发,需从医疗健康等民生领域循序渐进扩大应用范围,同时用法律制度来完善个人数据保护。(洪恒飞 记者 江 耘 刘廉君 陈 曦 杨 仑) |